数据分析页面布局

原作者:susie
原文:https://help.fanruan.com/dvg/doc-view-33.html

一、页面布局

人的注意力是一个稀缺资源,让信息去匹配读者注意力的点,显然是优于让人的注意力去适应信息的做法。

根据 NNGroup、UXPin 等设计团体的研究,最常用的两种扫描模式是「F 型」和「Z 型」:

「F 型」应用最为广泛,尤其是对于内容丰富的网站

「Z 型」用于那些文字信息少,最后需要强调用户点击类的网站

布局的一些注意事项

间距相等


涉及到各模块标题与模块边界的间距、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间距模块与整个大页面额间距,这几个重要地方要做到统一一致,确保布局的规整性。

一些细节之处也需要做到统一,例如图表坐标轴与模块边界的间距,各个分类之间的间距等需要细化。

合理留白


在版式设计中空白运用的好坏,直接影响其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。留白的运用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,提高作品的诉求力,赋予作品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。

应用在报表中主要体现在模块不要顶边,模块与模块间要有合理间距,在模块中图表的边线不要顶边。

二、驾驶舱布局

2.1推荐的布局分布图

  • 主:核心业务指标安排在中间位置、占较大面积,多为动态效果丰富的地图
  • 次:次要指标位于屏幕两侧,多为各类图表
  • 辅:辅助分析的内容,可以通过钻取联动、轮播显示

一般把有关联的指标让其相邻或靠近,把图表类型相近的指标放一起,这样能减少观者认知上的负担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。

合理的信息密度筛选

新手经常会有一个误区,认为可视化就是把所有的内容全部都展现给用户看。

但是一个好的可视化应当要砍掉大部分内容,只保留最需要的,这样才有利于向用户清晰地叙述可视化故事。

信息筛选前后对比效果如下图所示:

三、多级分析页面布局

经典驾驶舱布局

将数据分析类型页面拆解为多个部分,通常为“总 – 分 -分”的结构,多维度地展示数据的全貌,帮助阅读者发现当前问题。

第一层:数据概览

内容:整体指标状况和变化趋势。

呈现方式:指标卡搭配图表/表格

在报表首页顶端直接展现最重要的指标信息的布局,是目前众多以运营人员为对象的报表系统最喜欢使用的结构,整体数字指标一目了然,近期的数据用图表/表格在下方体现,如下图所示:

优点:这种报表可以让阅读者在几秒内把握全局数据,是一种在阅读报表方面时间投入产出比很高的方式。

在每个指标上还可以进行钻取,对于感兴趣的数据指标主题,阅读者可以通过钻取来了解其详细内容。

这种方式不仅能降低切换成本,而且不会给阅读者的思维造成“颠簸感”。

第二层:详细分析

当阅读者想进一步了解「存货」相关的情况,可以点击第一层指标卡,钻取到详细的存货金额分析,如下图所示:

第三层:数据详情

数据明细用来展示单个指标总览和明细。常用于数据报表细节信息的展示,根据业务诉求可配置文本、列表、可视化图表等,这里以明细表举例,如下图所示:

四、BI分级报告布局

布局

主旨:
1、描述清楚模型的作用

2、关键指标计算公式

3、根据图表得出结论和建议

示例

四、移动端布局

背景

移动端报表有着随时随地、迅速获取的特性,然而大部分报表工程师之前还只接触过PC端报表的制作,报表工程师面对移动端报表该怎么设计却无从下手。

用户的移动端需求

甲方爸爸的需求:手机上看不清,字要大、字要大、字再大一点!

实际甲方爸爸需求:移动端屏幕小,要传达出关键信息,要醒目、显眼、一目了然

PC端和移动端的区别

交互方式

  • PC端:PC端使用键盘、鼠标进行交互。
  • 移动端:通过按钮、手势完成交互,交互方式多为点击、滑动,表现形式简单,但是用户感知性强。

显示方式

  • PC端:屏幕大、内容丰富,可视效果好。
  • 移动端:屏幕小、可承载的内容少。

手机端呈现的困惑

  • 手机屏幕小,如何避繁就简,层次清晰的展现出内容
  • 如何让高层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快速查看到关键信息
  • 千篇一律的流式布局,想要拥有更多布局交互模式
  • 用户对可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更多地是追求“高颜值”的可视化

解决方案

横向导航

横向导航(主导航结构),是呈现模板的主要功能架构及布局的导航方式。

顶部Tab:导航一直存在,具有选中状态,可快速切换另一个导航。

点击上方的Tab实现视图间的切换,满足沉浸式阅读需求。

优点:

直接展示最重要接口内容信息

分类位置固定,清楚当前所在入口位置

减少界面跳转的层级,轻松在各入口间频繁跳转

缺点:

功能入口过多时,该模式显得笨重不实用

3.2 底部 Tab 导航

底部Tab:相比于顶部Tab,底部Tab导航更接近拇指操作热区,更符合人机交互。

优点:

  • 可见性非常好,底部Tab非常明显,易于发现
  • 同时,由于实在底部,操作性也非常好

3.3 Tab 滑动标题

Tab滑动标题:左右滑动切换视图,不需要点击Tab。

  • 优点:单页面内容整体性强,聚焦度高
  • 缺点:不能跳跃性地查看间隔的页面

3.4 轮播导航

轮播导航(Tab点点滑动):相比于Tab标题滑动标题,这种方式最大程度保证了页面的简洁性和内容的完整性,操作方便,左右滑动切换。

优点:

  • 单页面内容整体性强
  • 线性的浏览方式有顺畅感、方向感

缺点:

  • 不适合展示过多页面
  • 不能跳跃性地查看间隔的页面,只能按顺序查看相邻的页面

4. 纵向导航

纵向导航(内容界面结构),内容界面结构导航,是针对内容界面的呈现、布局所整理出来的设计模式。

4.1 宫格导航

宫格导航:九宫格是一种常见的功能型导航,这种导航的思路很简单,就是把功能排布出来,任君挑选。

优点:

  • 清晰展现各入口,方便用户快速查询

缺点:

  • 菜单之间的跳转要回到初始点
  • 标题不易过长

4.2 陈列馆式导航

陈列馆式导航:陈列馆式导航设计区别于宫格式,在于可用来呈现实时内容(经常更新、视觉效果直观的内容)。

优点:

  • 与列表式、宫格式相比较,陈列馆式表现形式、视觉效果更加丰富。
  • 展示直观,且方便浏览经常更新的内容。

缺点:

  • 容易形成界面内容过多,显得杂乱

4.3 卡片式导航

卡片式导航:卡片以浓缩的形式提供了快速并且相关的信息。

卡片是含有图片和文字在内的小矩形模块,它是用户了解更多细节信息的「入口」。

优点:

  • 每个部分的操作比较独立,不会受到其他部分的干扰信息,不拥挤、浏览体验较好

缺点:

  • 无法承载过多的信息

4.4 列表导航

列表导航:当界面信息的种类比较单一,或者只是作为信息的链接入口时,我们可以使用列表式结构。这种结构可以高效、清晰地展示信息,可以容纳的信息比较多。

优点

  • list 列表纵向长度没有限制,上下滑动可以查看无限内容;
  • list 列表在视觉上整齐美观,用户接受度很高;
  • list 列表可以展示内容长和次级文字的标题。

缺点

  • 页面跳转后总是从头开始;
  • 一页展示内容过多,用户疲劳度增加;
  • 页面重点内容不突出。

4.5 折叠式导航

折叠式导航:(又称手风琴式),能在一屏幕内显示更多的细节,无需页面跳转。

优点:

  • 两级结构可承载较多信息,同时保持界面简洁;
  • 减少界面跳转,提高操作效率高。

缺点:

  • 分类位置不固定,当展开的内容较多时,容易将页面布局打乱

4.6 轮盘布局

轮盘布局:半隐藏部分内容,指引用户左右滑动察看。

4.7 下拉式菜单

下拉菜单式:是一种瞬时的导航方式,即只有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才会显示出来。能让用户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做更多的动作,可以用来筛选同一信息列表下不同类别的信息。